美国拥有800多个美军基地,遍布世界70多个国家和区域(美国的统计数字有所保留),并且有30多万军队驻扎在国外。
美军基地的存在使得美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其军事影响力,并建立起一张遍布全球的基地网,这是美国“帝国野心”的缩影,同时也是美国自称“世界警察”的标志。
美国在国外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也是为什么在全球称霸这么久的原因。
美国在国外的军事设施最多,分布在哪里?中国周边还有几个美国军事基地呢?
美国的“帝国”在国外的军事设施的确切数目仍然是一个迷,它的正式数字是不完全和不精确的。
这也许是美国有意隐藏的,或者美国本身并不明确地进行了数据分析。
举个例子,美国国防部在2018年底发表了一篇关于军事基地的报道,其中提到了500个驻在国外的基地,并且给出了一个详尽的名单。
但美国媒体却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美国在国外的军事设施,远不止于此。
还有几处被遗漏的,例如位于澳大利亚北方的一座主要的卫星空间站。
根据美国的专家估算,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区域有美国约800个美军基地,其覆盖面积之大让人叹为观止。
而英国,法国,俄罗斯三个国家,总共才在全世界建立了30个以上的军事基地,其数量与密集程度,明显超过了正常水平。
美国在该地区的大部分军事基地靠近重要的航道,目的是为了保证美国在国际海运枢纽地区的控制权。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军队大批进入西德,现在仍然有将近200个军事基地,而东亚地区则有超过100个美国军事基地,韩国也有超过80个。
美国以全球军力投放为轴心保持全球霸主地位的支柱美国在世界各地部署了大量的军事设施,构建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设施系统。
该基地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部署军力的枢纽,也是维持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关键所在。
欧洲基地群主要由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英国—冰岛基地群组成,这些基地群构成了三个主要的基地群。
他们设在欧洲腹地,是为了应付俄罗斯的威胁,并且有能力快速回应欧洲的区域矛盾。
中欧地区的军事基础设施大多集中在德国,比如美国驻欧洲司令部斯图加特和拉姆斯泰因机场。
驻扎着美国军队和军事力量的美国军事基地,也是欧洲的美国控制中枢。
南欧的“大本营”在意大利与希腊之间,他们掌控着东部地中海与黑海,这两个地区既是南欧地区的屏障,又是美国对北非与中东的影响力的前线阵地。
英国—冰岛基地在大西洋的要道上,担负着海洋屏障和核威慑力的任务。
美国亚太地区以美国盟国日韩为中心,组成了一、二号群岛,对中国进行了战略封锁。
这些都是以日本为基地的,例如美国驻日总部位于亚太地区的美国军事总部——横田基地。
冲绳的这个基地与中国东海相对,是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关键的一个基地,而中东则以波斯湾为中心,通过地理路线来掌控世界原油的流向。
在这些国家当中,位于卡塔尔的乌代德机场是美国最大的一个国外基地,也是美国空军作战中心。
当美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和伊拉克后,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在美国的战略部署中显得尤为重要。
以巴拿马运河为中心的美洲基地群,是美国南北两个海洋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这些国家中,古巴关塔那摩基地是一个巨大而安全的基地,它是通往美国南方领土的大门。
除此之外,美国还建立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军事基地,组成了一套完整的防御系统。
中国边境的美军基地集群美国是一个横跨大洋的大国,对其在境外的军事设施建设十分关注。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大部分海外基地都位于中国周围,总共有300余处,构成了一张庞大的“四面合围”网络,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军事压迫。
首先,位于阿拉斯加北部的埃尔门多夫和艾尔森两座机场,共有7000多人的空中力量,配备了F15战机、E-3预警系统等尖端武器。
这两个军事基地既可以监控俄罗斯远东的动静,又可以监控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的白令海峡,也是通往亚洲与北美之间的门户。
日本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主要的盟国,它向美国,尤其是冲绳基地,提供了许多东北亚的军事基地。
冲绳有60%的驻日美国军队驻扎在这片岛屿上,这对中国通往东海的航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美国并没有就此止步,美海军驻横须贺基地同样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还是美国目前在西太平洋上唯一能够进行航空母舰维修的巨型基地,也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一座航空母舰维修点。
在朝鲜半岛,美国军队在韩国境内有32000多人驻扎,以龙山为中心,形成了一只大钳子,用来对付朝鲜。
再往西边就是位于关岛的安德森机场,它是美国空军的象征。
这个有着两条一万公尺跑道的“不沉航空母舰”,是诸如B-52之类的战略轰炸机的重要中转枢纽,同时也是印-太平洋联合军事行动的司令部。
安德森机场犹如一把锋利的刀,对中国的东南海岸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在东南亚地区,美国军队逐渐在新加坡建造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军事基地,而这座位于菲律宾的苏比克湾的军事基地也随之消失了。
新加坡的樟宜基地,尽管其天然环境不如苏比克湾优越,但近几年来,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建,使得它成为了马六甲海峡、中东与东亚的通道,对中国在南海的航路构成了战略上的限制。
在印度洋,印度迪戈加西亚的军事设施是另一个关键的军事力量,它希望控制中国。
这个军事基地不但可以保证印度洋航道的畅通,而且还可以对中国的西南实施战略威慑。
美国在中国周围构筑起了“东、南、西”四大区域的“基地”,构成了全方位的“三面合围”网络,对中国的战略实施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但我们并不是没有应对之策,也不会允许美国这么做。
中国的导弹支持了中国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的一场强有力的反干预战争,因为我们有全球最多的传统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力量。

中国在这个区域的主要军事设施,包括包括关岛和冲绳,都在中国的弹道导弹和导弹攻击射程内,如果发生战争,首先受到攻击的就是他们。
例如,中国研制的东风16导弹,可对位于冲绳的美国基地进行精准攻击,不仅能破坏飞机跑道等面积较大的区域,而且还能击中机库和地堡等重要地点。
中距导弹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强大的反干预武器,可以用来攻击这个区域内最重要的美国军事设施,并使其失去行动的力量。
同时,中国的火箭部队可以和海军和空中力量协同作战,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位于韩国及日本其他的美国基地由于远离战场而很难给予有力的支持。
如果美国企图暂时利用菲律宾这样的国家,其防卫能力很差,而且很可能成为中国攻击的目标。
虽然美国有一个强有力的航空母舰,但是他们仍然难以接近中国的反舰导弹的威胁。
从第1、第2岛链向外推进的美国空军,由于射程上的差距,导致其战斗力大幅下降。
哪怕是美国在岛屿上布置了一枚中远程导弹,也无法扭转这种局势。
中国依靠陆基群在深度上的军事力量,以及在导弹、海空协同作用下,能够实现高效的反干预行动。
中国“东风”系统包含了许多模型,如东风-5,东风21,其具有几千公里的距离,可以准确地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攻击。

这种新型武器配备有集束弹头、穿甲弹头等多种弹头,能够对多种型号的目标进行杀伤。
同时,我们也研发出一种最大射程4000多米的DF-26,它可以对关岛和第2岛链造成巨大的威胁。
就巡航导弹而言,中国还有诸如东风10和利剑10这样的飞机,这些飞机都是用炸弹来进行精确打击的。
目前,我国的火箭部队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具有多兵种协同的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为提升防空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与攻击效率,我们还开发了多弹头、多动力发射载具。
中国的中导力量将来会日趋成熟,从而更好地遏制美国军队在亚太地区的势力。
中国的上述行动都属于防卫性质,目的在于因美国军队在亚太地区的强大军力而造成的对其的安全威胁。